在西藏轉山是什麽意思
DATE - 2024.12.24


"轉山“是一種盛行于西藏等地區的莊嚴而又神聖的宗教活動儀式,在西 藏許多地方都有轉山的習俗。詩中所說的轉山,指的是神山,佛經上說居於世界最高的山,即須彌山。須彌山在佛 教中被稱為世界的中心,據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道場,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濕婆大神的殿堂,人們多以為它只不過是一處虛幻的所在,一座概念的山,殊不知,它竟是一座現實的山。《大藏經•俱舍論》記載:從印度往北走過九座山,有座"大雪山",這就是綿延千里的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崗仁布欽。崗仁布欽,藏語意為"雪山之寶"。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尚在人間時,守護十方之神、諸菩薩、天神、人、阿修羅( 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)和天界樂師等都雲集在神山周圍,時值馬年,因此,馬年便成為崗仁布欽的本命年。

據說朝聖者來此轉山一圈,可洗盡一生罪孽;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下地獄之苦;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;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,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,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。千百年來朝聖者絡繹不絕,在通往神山的一條條道路上,形成了一個耐人尋味、令人感慨的永動流。神山已深深地寓於西 藏的宗 教歷史文化之中,她神奇誘人,是人與神、人與自然結合的精神之山、文化之山、信仰之山。

轉山人需在57公里長,海拔4800米至5723米處的轉山路上行走或叩頭,快者日夜兼程當天可轉完,而一般人則2到3天時間轉一圈。神山周圍有紮布熱寺、確古寺、哲熱寺和祖珠寺4個小寺,寺雖小,但每個寺廟都有許多的故事和傳說,轉山一定要拜這些小寺,這是轉山的一部分。

轉山路上,本教徒轉山方向與順時針方向的藏傳佛教徒正相反,他們沿逆時針方向轉。本教,俗稱黑 教,是西 藏古代盛行的一種原始宗 教,最初流行於阿裏一帶,它崇奉天地、山林、水澤的神鬼精靈和自然物,重祭祀、跳神、占卜、禳解等。

 

岡仁波齊
 

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轉山

說轉山之前,首先要學習一個名詞——岡仁波齊。在藏語中的它的意思為“神靈之山”,在印度梵文中的意思為“濕婆的天堂”(濕婆為印度教主神),而西藏本土宗教——雍仲本教更是發源於此。

轉山為了靈魂的昇華

在西藏,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去岡仁波齊朝聖。他們認為:

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,可洗盡一生罪孽;

轉十圈可在500輪回中免受地獄之苦;

轉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。

而釋迦牟尼誕生的藏曆馬年轉山一圈,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,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。

信徒們使用步行,或磕長頭的形式繞神山一圈,通常會持續1-3天。

而對於普通人的我們來說,去岡仁波齊轉山的可能會是一次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戰。但是最終收穫的靈魂上的安寧,會讓你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岡仁波齊
 

轉山前的重要須知

岡仁波齊,當地平均海拔3900米,但如需轉山岡仁波齊,則需要征服其中最高海拔5630米的卓瑪拉山口。這意味著普通人在高海拔進行高強度的行動,所以如果在拉薩都有著強烈高原反應的朋友,最好不要進行這項危險的運動。

如果在轉山途中有著強烈高原反應的朋友,也建議中斷轉山之旅,為自己的身體著想。(每年的轉山旅途中都會有因為高原反應而將自己埋葬在這裏的人,所以量力而行,無需逞強,覺得到極限的時候適當休息一下或者提前結束轉山,這個極限的度只能每個人自己把握)。

當然,高反也不是洪水猛獸,對於大多數人而言,岡仁波齊轉山這項活動,還是能夠完成的。

轉山注意事項:

岡仁波齊
 

轉山最佳月份:8—9月,10月也行,但已經有些冷了。

冬天不能轉山,會封山。

開啟轉山模式前的交通準備

岡仁波齊位於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普蘭縣巴嘎鄉的塔欽小鎮(也叫塔爾欽,下文統稱塔欽),到達轉山起點的塔欽才算是轉山旅途的起點。

那如何開啟轉山模式呢?以下幾點交通方式以供參考。

岡仁波齊轉山線路圖

轉山之前,我們先說購票。

轉山門票:150RMB/人;

邊防證:蓋圓章A;

購票地址:塔欽小鎮的入口遊客中心就有賣。

邊防證極其重要哦,不能搞掉。在來阿裏之前就需要在拉薩辦好。詳情快點擊上方頭像向我諮詢!

外圈轉山路線:

整個外圈路線從山口算是52公里,從塔欽鎮開始算56公里。

轉山起點(山口)與終點都有觀光車,分別往轉山路4公里處接送(就是開始的4公里與結束的4公里),單程是60RMB/人,如果擔心自己無法走完全程,可以考慮觀光車接送,保存體力。詳情請諮詢遊客中心。